文艺滇军丨傅泽刚油画作品之五:故园

文章来源:
云南民进网
发布时间:
2025-02-10 11:04:37
【字体:

编者按

有人说傅泽刚先生左手写小说右手画画,而他自己却说,写作和画画是他的两条腿,他用这两条腿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发表和出版了几百万字的各类文学作品,在文坛产生了一定影响,被誉为中国西部崛起的小说家,同时,他又创作了大量油画作品,为展现云南艺术风采,推动云南美术创作,近期将分期编发傅先生的油画作品。

 

傅泽刚

我曾有到法国巴黎工作和交流的机会,却被疫情所误。去巴黎免不了办画展,展什么呢,我想展示东方民居建筑。建筑是一道最具文化含量的人文风景,特别是老建筑,内含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具有地域性和审美价值,有记忆、有沧桑、有故事,有情感,因此容易和人产生共鸣,而中国民居建筑独具匠心,透出东方文化的特有气息和维度,向西方展示我们的民居文化,无疑是有意义的,是美学的选择,也是文化的策略。

故园,是个有体温的词汇,总和亲情和祖先联系起来,是家族的怀抱,是严冬里的火塘,所透出的意象和文化属性,很难和钢筋混凝土筑就的高楼大厦黏合,顾名思义,故园是过去式的,是乡村里的,是我们曾经居住过老屋,是缭绕的炊烟,是远逝的往事和记忆,在现代文明的场景里,我们很难回到过去,所以唯有念想,因此,故园是我们精神的、心灵的家园。

这一期,集中选发了我创作的民居老屋,故名故园。

黄昏中的古老乡愁

阳光照进石头寨

一个人的古镇

日落映乡魂,鸟鸣催我回

雾中有船来

红砖房的红

炊烟

傅泽刚

家在高原高处

炊烟在家的高处 高原之巅

一个至高无上的意象

是物质的维度

也是情感的高度

黄昏时刻

家的气息最先是一缕炊烟

最后也是一缕炊烟 只一缕

天空开始多情

升腾或扩散都是展开的人间

一次经历让我带走一个意象

一缕孤烟让我习惯了仰望

从几十层的高楼远眺

天边有一缕孤单的青影

风割不断刀割不断距离割不断

即使被时光稀释

也淡化不了家的方位

一种升腾是我恒久的怀念

正是炊烟袅袅时

鸟巢下面是我家

江南忆,最忆是徽州

水街穿过老镇

江上明月

浓雾之中有秘密

前面老宅有灯影

昨日古城今日雪

小巷深处是徽州

雪落江南静无声

有人在眺望

烟雨开始弥漫

房顶上的生活

红透了的乡恋

名家评傅泽刚的画:

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著名评论家):泽刚以诗情入画,意境高远,人文情怀浓郁,构图精妙,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傅泽刚是一位孜孜以求的小说家,没想到他在绘画方面有这么高的造诣,油画可不是附庸风雅的小点缀,必须有更高的境界和更深厚的艺术功底。他的画里,既可以读出整体的构思,也可以看到精彩的细节。有色彩带来的美感,有诗意酿成的意境,同时还可以感到有小说家所擅长的故事蕴育其中,既宁静而又充满动感。衷心祝愿傅泽刚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可互相助力,互相添彩,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实现更高的目标。

李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散文家、理论家):傅泽刚的画,雄奇山河,瑰丽风景,壮美之作。

胡平(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评论家):傅泽刚的画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白描(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协书画院院长,著名作家):傅泽刚因诗歌和小说而名,知道他的治艺初道是美术,文学绘画,在他这里一脉相承,那种内蕴的澎湃的激情,那种冰冷表面下的火热,那种不动声色的纵脱豪放。读他的诗文,读他的绘画,会发现他一直在寻觅追索,寻觅世俗包裹中的心灵的诗意,追索人世自然平和之美 。他外视内窥,关注大千世界,内省幽微。在他文笔和画笔下,我们读到是一位艺术家的灵魂。

孟繁华(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文学批评家):傅泽刚的绘画作品,立意高远,笔力遒劲。千山万壑如临其境,大江大河惊心动魄,田野山乡诗意盎然,一草一木纤毫毕现。这是一个自然之子用色彩和线条的深情吟唱。

王干(《小说选刊》原副主编、著名评论家):傅泽刚的油画大气磅礴,色彩斑斓,山水间充满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美学韵律,在细微处呈现出一个作家才有的柔软和温婉。

陈众议(中国外国文学所所长、著名评论家):傅先生的画让我想起了印象派,但它们分明又具有中国山水画的意蕴,可谓既大气磅礴又钟灵毓秀,推陈出新且古风犹存。

王春林(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正所谓丹青难写是精神,泽刚兄的画作,以凝重而又不无诡异的色彩,既得其形,更获其神。他笔端的自然风景,令人印象深刻。

孙建东(云南省政协原常委、云南省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傅泽刚是很优秀的作家,他在美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油画,令我刮目相看,他三十多年前的写生就非常成熟了,他的油画色彩丰富,构图严谨,气势恢宏,意境博大,他善用明亮饱满的色彩,艳而不俗,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唐志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油画学会会长、著名油画家):傅泽刚的油画有两个特点:一是从他风景画细节的刻画中看出他是一个内心严谨、细致的人,作品除了对画面大关系的有效把握,更有引人入胜之处。二是精神性,他的作品不关心日常生活,那些花前月下、地间地头的情趣不在他的视觉范围,而个人精神性的宏大叙事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文学的诗意表达能让他的作品走入大多数观众的内心。

金飞豹(云南省政协常委,中国探险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探险家):傅先生的画充满浓厚的情感,题材丰富,笔触细腻,土地大美,气势恢弘。杨卫民(云南省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很喜欢泽刚先生的画, 这是一批有情怀的作品,能从高山大 岭中感受到一种辽远壮阔之美,又有对故乡小桥流水的眷恋,这批作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叫人读之动容。

张吉洪(云南省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著名雕塑家):傅泽刚是一个勤奋的人,看他的画会想到他的诗,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空、大地、阳光、森林、湖泊组合成的大自然,深远、凝重而静谧,透溢出诗人的浪漫情怀和画家的睿智和大气,每一笔都是跳动的诗律、激荡的心灵,让人向往。

 

作者简介

傅泽刚:当代作家、油画家,云南昭通盐津普洱渡人,鲁迅文学院及美院毕业,云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民进开明画院副院长、云师大昆明城市学院特聘美术教授、滇派艺术油画院院长、云南省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编剧委员会主任,被誉为画家中最优秀的作家,作家中最优秀的画家,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其波普美术作品《人》在云南美术馆展出引起较强反响,油画《云南的云》被中国作家协会当代文学研究收藏,油画《滇池黄昏》《雪地》被云南省政府海埂会堂收藏。同时在《人民文学》等名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并出版多种专著及获多种奖项,被誉为西部文坛崛起的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