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要闻>>统战工作要闻
     
致公党中央创新社会服务工作 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发布时间:2013-05-24 00:00    

  新形势下如何创新社会服务工作?在前不久召开的致公党中央创新社会服务工作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构建具有致公党特色的社会服务工作体系,要把群众需求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新渠道、新形式。

  行而有思,思而行远。会场内,各种思想观点交锋碰撞;会场外,扎根实践的步履铿锵有力,共同奏响致公党中央创新社会服务工作的华彩乐章。

  致酉合作”——输血造血转变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酉阳贫困落后的真实写照。酉阳县地处渝东南边陲,当时人均年收入不到250元,集老、少、边、穷于一身。

  1990年,致公党中央、致公党重庆市委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在酉阳开展扶贫工作。自那时起,致酉合作序曲徐徐奏响。随后20多年时间,一批又一批致公党员奔赴酉阳,行程达25000公里。

  社会服务工作不是狭隘的扶贫,我们要做的,是带动酉阳自身发展,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结合酉阳实际和致公特色,一场从输血式造血式转变的扶贫行动积极展开。

  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李万通向记者回忆起那段经历:协调资金支持酉阳沼气池建设、帮助当地2000余村民解决饮水问题、为贫困和残疾人士送去慰问金、捐建希望小学……

  如何解决发展资金问题,让巧妇真正能为有米之炊?致公党中央充分发挥侨海特色,积极奔走,获得海外华侨华人捐助达1800多万元。同时,致公党中央还积极与政府部门联系,反映酉阳情况,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

  光有资金还不行,致公党中央把建立和发展产业作为造血的第一个突破口。在搜集查阅几百万字资料、绘制图表120余幅后,致公党中央撰写出《酉阳中药材发展规划》和《酉阳畜牧业发展规划》,为酉阳县支柱产业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这两个规划被酉阳百姓亲切称为情系万家的致富经李万通脸上挂满欣慰的笑容。

  同时,一支以致公党成员为骨干,包括北大、清华、西南师大、西南农大专家在内的科技队伍被组建起来,专家们手把手指导当地百姓认识药苗、栽种药苗、管理药苗,一户户传授科学养殖山羊技术,为酉阳制定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详细计划。几年后,酉阳全县中药材面积从最初的3万多亩发展到了15万亩,养殖山羊也由20万只发展到了80多万只。

  扶贫先扶智。提高生产技能、培养专门人才成为致公党中央造血的另一个突破口:中学教师培训班、农业综合技术与管理培训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学电脑活动……我们组织协调了许多社会力量参与,在酉阳开展各种培训,谁能想到山里世世代代握锄把的农民,也能用上鼠标呢。李万通再次笑着说。

  致福工程”——让品牌更有内涵

  没想到致福工程能成为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工作的金字招牌,真正把幸福送到千家万户。说起致福工程,全程参与其中的致公党江苏省委海外联络与社会服务处处长徐放满腹感慨。

  故事还得从20039月说起。当时致公党江苏省委自筹经费,在江苏侨乡——镇江高资镇,开启了免费教农民学电脑、学上网的试点工作,并将其命名为致福工程

  令徐放意想不到的是,该工程实施仅三个月便有了初步成效,呈现出四个想不到”——地方政府配合积极性之高、支持力度之大想不到;农民报名踊跃、求知欲望之强想不到;参训农民学习认真、教学效果之好想不到;社会反响之大、关心致福工程的人之多想不到。

  致福工程小试牛刀不仅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更引起致公党中央的关注。为打破地域局限,全面推广致公党江苏省委致福工程的经验,让更多省份的农民通过农村信息化受益,2009年,致公党中央在南京召开了“‘致福工程学习交流暨社会发展与服务专委会扩大会议。会议结束后,该项目在重庆、四川等地区得到有力推广,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热烈欢迎。群体不同,地域不同,需求也不同。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服务工作的需求,致公党中央创新思维方式,逐步建立起致福工程理论体系,对致福工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扩充。如今,致福工程已由专门的电脑培训项目扩展为致福·侨海报国致福·支边扶贫致福·科技帮扶致福·阳光关爱致福·民生改善致福·帮医助教等多项社会服务工作综合品牌。在致公党中央看来,中央有中央的成果,地方有地方的经验,开展中央与地方优势项目互动,加强联合,就能汇聚全党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社会服务工作不是蜻蜓点水,要因地制宜,持之以恒。李万通告诉记者,下一阶段,致公党中央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挖掘和培养地方组织社会服务重点项目,并建立科学的项目数据统计和效果评估机制,为致福工程品牌增添更加丰富的内容。

  灾害救助——每一份爱心都是滚烫的

  致公党中央创新社会服务工作理论研讨会举行期间,许多与会人员都愿意跟致公党四川省委办公室主任杨成聊上两句,内容大致相同,芦山地震灾区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致公党中央第一时间向致公党四川省委发出慰问信,并举行向芦山地震灾区献爱心捐款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等带头捐款。致公党各级组织、广大致公党员、海内外华侨华人纷纷响应号召,积极行动起来,或捐款捐物表达爱心,或亲赴灾区一线开展专业救援。

  杨成是抗震救灾中的一员,他连续六天坚守在地震重灾区,还在车上度过了两个不眠之夜,其中包括他49岁的生日。青山下、农田边,帐篷连成片,这是地震一个月后芦山灾区的景象。杨成说。

  致公党党员、悦康药业集团总裁于圣臣也是其中一员,地震发生当天,他迅速召开公司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次日凌晨5点,悦康员工就带着感冒类、抗生素类、抗病毒类等价值200万元的急救药品奔赴一线。

  类似的感人情景,同样发生在“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地区特大旱涝灾害……“我们不仅是捐款捐物,更是奉献爱心。李万通如是说。

  为应对社会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科学系统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部组织编制完成了《全党社会服务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可以想见,未来五年,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的创新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责任编辑:张禹)

 
    >> 相关文章
  致公党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召开
  致公党十四届二中全会在京召开
  致公党十四届四次中常会在京召开
  致公党中央访问团出席第六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
  致公党中央举办“统一战线历史回顾”讲座
  致公党中央法制委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民主促进会云南省委员会制作维护
滇ICP备09009517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
邮编:650031 电话:0871-5152431

技术支持: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系统运营:云南途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