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茶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精神​——民进云南省委会“开明讲堂”2025年第四讲开讲

文章来源:
云南民进网
发布时间:
2025-10-08 23:47:55
【字体:

9月25日,民进云南省委会“开明讲堂”2025年第4讲(总第10讲)在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开讲。本次讲堂聚焦“茶与中国文化”主题,特邀省委会文化旅游委员会副主任、知名茶文化研究者周重林主讲,带领听众探寻茶叶背后的中华文脉与民族精神,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交流平台。

周重林以“茶叶战争”为切入点,解析茶在近代中外关系中的关键作用。他谈到,清代中国凭茶叶、瓷器等贸易稳居全球经济重要地位,英国东印度公司借对华茶叶贸易获利丰厚,却因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最终引发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的鸦片多由茶叶换来,林则徐曾以‘茶叶换鸦片’推动禁烟,足见茶的战略意义。”他还提及“以茶制夷”的历史共识——乾隆帝关闭恰克图市场制衡俄罗斯、道光帝借茶叶管控平定叛乱,印证茶在古代边疆治理与外交中的独特价值。

随后,周重林阐释中国茶文化“不迁”“不污”“不点”三大核心特征:“‘不迁’是茶树特性,更是文化隐喻,明代婚俗‘下茶为礼’取其‘从一而终’之意,《红楼梦》中茶礼描写皆源于此;‘不污’体现对洁净的极致追求,陆羽《茶经》强调茶需‘远离人居’,从高山生长环境到越瓷、建盏,再到山泉水选择,皆传‘洁性不可污’精神;‘不点’是饮茶境界,苏轼在扬州西塔寺叹‘茶好、景好、人好’,诠释‘茶不佳、景不美、人不合皆不点’的雅致。”

谈及茶的文化交融价值,周重林细数关联:中国56个民族孕育56种茶俗,傣族茶风、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各有韵味;茶马古道串联中原与边疆,景迈山成世界首个茶山遗产;走向世界后,茶塑造英国下午茶、日本茶道,英国人类学家麦克法兰直言“茶叶改变英国,助力工业革命时期公共卫生提升”。

讲座尾声,周重林分享传承思考:中国有数千首茶诗、两百余种茶书,却面临研究者稀缺,为此他开线上课、办茶书读书会,力求“为往圣继绝学”。“从前从世界了解茶,如今从茶里发现世界——茶不只是饮品,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载体。”

本次讲座引发了强烈共鸣。大家表示,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讲授,既理清了茶史脉络,更解读茶文化中的处世哲学与家国情怀,令人受益匪浅。云南民进会员、省社院培训班学员、茶文化爱好者等200余人线上线下参与。

(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