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事关青少年成长成才和社会和谐稳定,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省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呈现人数逐年上升和低龄化的严峻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亟须加快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努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促进全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图为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界别联组协商会上,邓国谊代表省委会作题为“完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发言
近年来,民进云南省委会发挥教育界别优势,聚焦我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积极开展参政议政、调查研究。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民进云南省委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心理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试点的提案》。
图为2025年5月30日,云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叶家鸿一行到访民进云南省委会机关,就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省委会提出的加强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等集体提案进行面商
提案表示,目前云南省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省级统筹协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州(市)统筹管理,幼儿心理健康关注度整体欠缺,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不连贯,社会、学校、家长多方焦虑阻碍教育目标一体化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现行师资和配套无法完全满足心理教育需求,我省学生从大学新生入学时才建立心理档案,部分在中小学已出现过心理问题但未建档、信息不连续,缺乏共建共享机制,针对家庭、周边环境等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各方协同解决不够。
图为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民进界别委员在开展分组讨论
提案建议,加快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在昆试点,待试点成熟后,在其他州(市)逐步推开。要打通一体化管理机制,由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动昆明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贯通,建立健全分级教育管理衔接机制,明确分级实施要点,深入开展动态评估,为在全省推行探索经验、树立样板;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守教育初衷,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实现教育目标贯通衔接,引导家长树立对子女的合理期望,保障孩子充足运动、休息和睡眠,调整优化考试科目所占分值,减轻教师负担,深化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强化设施和专业教师配备,普通高校设置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经费,各级部门为中小幼学校匹配专项经费,探索多渠道投入机制。因地制宜落实辅导室建设,合理调配编制,增设心理专业教师岗位;分层次、分类型开发相应课程,促进课程教材全覆盖,确保心理教育全面覆盖学生、教师和家长,减轻各方焦虑,营造全面健康的环境;依托“守望云心”心理服务平台,升级打造由心理健康评估、个性化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和辅导、学习和互动、数据库和健康档案管理等模块构成的数字服务平台;支持昆明市在呈贡区推进学校间心理健康资源共享、教育共建,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朋辈辅导、法教联动的合育大课堂。
(来源:云南政协报 记者 和士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