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与钱俊瑞、韦悫、曾昭抡三位副部长一起主持了改造旧教育、开创人民教育的伟大事业。 1949年12月至1950年9月,马叙伦先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和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还召开了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业余教育会议,举办了全国初等教育展览会。
2、马叙伦特别关心学生的健康问题,他看到一份反映学生健康水准有所下降的报告后及时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泽东旋即手书“健康第一”,两次致函马叙伦,指出“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提议采取行政步骤,具体地解决此问题。” 马叙伦参加了1951年7月召开的专门讨论学生健康的政务院政务会议,这次会议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3、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经过全国普选,民进有16人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他们是马叙伦、王绍鍪、许广平、周建人、徐伯昕、林汉达、车向忱、杨东莼、吴若安、雷洁琼、赵朴初、严景耀、许崇清、冯宾符、杨石先、陆渊雷。
4、民进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一员,继续参加了国家政权的工作,马叙伦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并继任国家高等教育部部长;王绍鏊出任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财政部副部长。10月,周建人被任命为高等教育部副部长。
5、1980年3月,中共中央提议要制订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4月7日,民进中常会作出决定,在全会开展一次为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献计献策的群众运动,简称“双献”。
6、1981年l0月,叶圣陶副主席针对当时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发表了《我呼吁》的文章,呼吁有关部门要端正教育思想,全社会各有关方面要采取“比说话更有效的措施”,把中学生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解救出来,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叶圣陶副主席的文章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政府的重视,在当年11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上,政府总理在工作报告中肯定了叶圣陶的意见,要求“各有关方面认真注意这个问题,切实加以改正”。D项应为五届四次会议。
7、1989年4月,雷洁琼主席提议,在全会开展“尊师重教一元钱奉献”、建立“尊师重教基金”的活动。这一倡议得到了广大会员和所联系群众的积极支持,在不长的时间里即募集到10万余元。民进中央成立了以雷洁琼为理事长的尊师重教基金理事会,用这笔资金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这是民进的一个创举。
8、为了总结参政议政经验,进一步推动参政议政工作的发展,1994年5月,民进中央在长沙召开了参政议政工作研讨会。雷洁琼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各地同志交流了经验,探讨了今后参政议政的方向和任务。会议认为,民进参政议政的主要方面还是教育文化出版,这是民进优势所在,但也要努力拓宽参政议政的新领域。
9、1995年3月,雷洁琼、楚庄、邓伟志等在参加“两会”期间,了解到贵州省唯一一家大型科技书店因受地方行政干预,将被迫从贵阳市黄金地段迁出,分置几处场所营业的情况后,表示十分关注。由雷洁琼领头,包括我会楚庄、邓伟志、许嘉璐等在内的30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投书《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首都报纸,呼吁贵州省和贵阳市有关部门妥善解决贵阳科技书店原地安置问题,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0、1999年1月,在武汉召开“民进长江中上游水患综合治理座谈会”,这样对一个专题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全面研讨在我会历史上是第一次。武汉座谈会提供了很多好的研究成果,也使我会认识到,治理长江水患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从我会实际力量出发,在长江上游,主要是对长江上游沙土流失治理问题开展调研;在长江中游,则是针对由众多湖泊、沼泽、河流、水库、水田组成的特有的生态系统----湿地,提出了湿地保护的课题,作为长江水患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长江下游,主要针对先行发展的较富裕地区在重视保护环境的同时,应强化对已污染的土壤、水等资源进行修复、治理的问题进行调研。
11、从1999年开始,民进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建立长江流域性管理体制、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西蒙得木、长江中游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长江下游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关于建立长江防洪新体系、西部大开发中“三农”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等多份建议,对于加强长江流域治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起到了推动作用,得到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采纳。
12、为加强对全会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2002年10月,经报请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民进中央将议政调研部更名为参政议政部,进一步充实了工作干部,健全了工作机制。
13、进入新世纪以来,为进一步理顺个人与组织、中央与地方、会内与会外的关系,会中央提出了“三个结合”的工作方法:一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充分调动个人与组织的两种积极性,即调动广大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组织的整体优势,在个人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由组织荟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精英人才,集中他们的智慧,在参政议政方面提出有见地、有质量的意见建议。二是中央与地方、省委会与地市相结合,即中央的、省级的专题调研可以和相关的省、地市联手,或者地方有好的选题,中央和省级组织参加一起调研。三是会内会外相结合,即在充分重视发挥会内专家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会外专家学者的力量,邀请与我们关系密切、又有共同志向的“民进之友”一起参加调研和论证工作。这样做既能提升我们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又能扩大民进的影响。
14、在2002年全国政协大会民革、民进联组讨论会上,民进组委员、时任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的蔡述明就湿地保护等问题发了言,参加讨论的李鹏同志十分感兴趣,对湿地是“地球之肾”的提法给予肯定。
15、民进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在履职之初就充分意识到,参政议政工作走出去,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是克服会内资源不足,尽快提高我会参政议政水平及成果质量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集智聚力”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思想。“集智聚力”的实质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群众工作方法,关系到能否真正坚持民进“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立会宗旨。五年来,全会认真贯彻“集智聚力”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思想,从加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体制机制创新中迸发活力,集智聚力参政议政成为全会的积极共识,集智聚力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基本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16、2013、2014两年间,民进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建议书42份,不但数量上有大幅增长,质量也较高,建议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关于加快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土壤生态综合治理、完善国家治疆方略、涉港涉台工作情况等20多份建议书,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批示,指示率和批复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17、民进十大以来,民进围绕“加大统筹力度,推进城镇化发展”,开展持续而深入地调研,递进式地提出了要将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完善引导性政策,修订发展规划,形成整体推进格局的建议。
18、民进十大以来,民进围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等建议,为重大教育问题的决策提供参考。关于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的建议得到教育部的采纳,切实推动了有关文件的出台。
19、民进十大以来,民进围绕“以人为本,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要完善奖励措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建议,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得以体现。提出了《关于加快批复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的建议》,推动国务院批准这个规划。提出了重视环境教育立法问题的建议,促成了《宁夏环境教育条例》的出台,该地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环境教育地方立法工作的省份,开创了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先河。
20、民进十大以来,民进着重搭建工作平台,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组建“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与上海社科院成立合作中心,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使民进在经济形势和社会建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方面有了稳固的“智库”。
21、民进十一大以来,参政议政成果丰硕。在聚焦经济建设方面,向中共中央提出挖掘消费潜力、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实体企业盈利水平、激发科技进步新动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我国域外研究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22、民进十一大以来,以“推进农村扶贫供给侧改革”为主题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和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开展专题调研,助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23、民进十一大以来,民主监督有新作为。受中共中央委托,以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为重心,对湖南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项民主监督。将认识统一到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立场上来,先后以“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脱贫”“扶贫资金精准使用”为主题开展了17次调研,范围涉及湖南省14个市州的29个贫困县和50个贫困村,设立2个县级监测点,26个村级观察窗口,动态观察扶贫工作进展。向湖南省委、省政府及时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调研报告,就完善扶贫政策提出建议,对湖南改进脱贫工作和国家科学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
24、民进十一大以来,民主监督有新作为。围绕法治中国建设,提出要建立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的联动机制、完善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工作机制等建议;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座谈会上,针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具体建议;多次指出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必要性,敦促加快公安工作法治化进程。
25、十二届全国政协期间,民进作大会口头发言13次,提交党派提案191件,民进组提案53件,民进界政协委员提交提案1710件,31件党派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办理提案,20件党派及委员提案被评为十二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26、2018年,民进中央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为年度重点课题,赴四川、湖南、河北3省的9个乡镇和14个村,实地考察了乡村治理的组织运行,以及乡村教育服务和文化服务情况,统筹5个省级组织同步开展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提高教育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建议》《关于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27、2018年,民进在政协大会上就《发挥中等职业教育_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作了口头发言,引起广泛关注。《关于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的提案》等被列为重点办理提案。
28、2018年,民进中央承办全国政协“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双周协商座谈会。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强化国家概念采用科学表述的建议被报送有关部委,得到推动落实。
29、2018年,民进中央重点围绕教育扶贫与工作作风问题,在湖南开展监督调研,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向湖南省反馈监督意见,向中共中央报送年度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报告和有关建议。
30、2019年,民进中央8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成立以来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这8件提案分别是马叙伦提交的《请政府明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1949年),王历畊等54人提交的《大力宣传和提倡迟婚与计划生育的若干提案》(1957年),周建人等157人提交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普及教育以利四化建设案》(1980年),徐伯昕、叶圣陶、雷洁琼、方明、徐楚波等18人提交的《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1981年),蒋家祥等2人提交的《关于尽快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法律定位并制定国歌法的提案》(1995年),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尽快制定民办教育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1997年)、《关于加大统筹力度稳步推进中小城镇建设的提案》(2010年)和《关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的提案》(2017年)。
32、2019年,民进中央创办民进开明文化研讨会、开明出版传媒论坛,分别聚焦推动文化服务业、出版传媒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教师教育振兴与师范院校的使命”为主题,举办中国教师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