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通过的《关于本会应该继续存在并加强工作的决议》的重要意义:民进成立时的会章规定:本会至民主政治完成时就宣告结束。这反映了民进同人在发起成立该组织时,一心为争取国家和平统一、建立民主政权而奋斗的初衷。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了民主政权的建立,但这个政权还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建设民主政权的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因此,作为曾为民主革命斗争作出努力和贡献的民进,是否应为民主政权的发展和巩固继续作出贡献,成为全会集中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其核心则是民进的去存问题。民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本会应该继续存在并加强工作的决议》。这个决议为民进在中国历史新纪元中继续存在并为以后在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贡献,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个参政党奠定了基础。
2、简述民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意义:民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本会应该继续存在并加强工作的决议》、《关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学习中共<加强与非党群众及民主人士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巩固扩大民主统一战线的决议》以及《大会宣言》等重要文件。这次全会是民进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统一了全会对民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地位、任务、作用的认识,而且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加强了组织建设,这为民进在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3、简述民进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各级组织在哪些方面拓宽新的工作领域:民进各级组织遵照四大制定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积极开展多项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活动,大大拓宽了工作领域;广大成员以极其饱满的政治热情,踊跃投身四化建设,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探索面向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途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1980年起,民进的工作开始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立足本职,做好岗位工作,是民进会员为四化建设服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建言献策,民主监督, 宣传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3、开展面向社会的服务活动。利用民进在教育、文化领域拥有众多的会员、熟悉情况的优势,发挥会员的特长,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民进一项新的重要工作。4、积极开展三胞联谊工作。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新时期统一战线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民进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4、民进第五次代表大会的重大意义:1983年11月9日至2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主要议程是:审议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确定全面开创民进工作新局面的方针和任务;修改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共中央首次向民进代表大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词。民进五大是在我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号召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大会制定的今后民进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任务,选举产生的新的领导班子,为民进在新形势下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大会以后,许多地方组织也先后召开了代表大会或会员大会,落实民进五大的精神,并进行领导机构的换届或调整充实,增选了一批年富力强的骨干进入领导班子,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全面开创民进工作新局面作了充分准备。
5、全国代表会议的背景和目的: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举行过两次全国代表会议,分别是1955年3月和1985年9月。全国代表会议召开的目的是解决重大问题。)这次会议也为各民主党派解决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问题做出了表率。民进五大后不久,1984年3月,民进中央副主席徐伯昕因病去世。同年7月,周建人主席在京病逝。两位领导人的相继去世,增加了中央领导班子建设的紧迫感。同年9月,叶圣陶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12月18日,在民进七届二中全会上叶圣陶当选为民进第三任中央主席。1985年11月,民进中央副主席吴贻芳因病在南京逝世。同月,民进中常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加强中央和省级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常委们一致认为,会中央和一些地方组织确实存在领导层和干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1986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19号文件,强调了各级党委要尽力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1986年10月,民进七届中常委举行第十次(扩大)会议,讨论加强中央和地方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会议认为,为了加快实现中央和省级领导班子新老合作和交替的步伐,有必要在民进六大之前对中央委员会的组成作适当的充实和调整。为此,会议提出:建议中央委员会根据会章的有关规定和本会的实际需要,在1987年第二季度召开中国民主促进会全国代表会议。常委会《关于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向中央委员会的建议》以通信确认的方式,得到了全体中央委员的一致同意。1987年6月5日,民进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6、民进全国代表会议的过程:1987年6月5日,民进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363名代表出席了全国代表会议,代表中包括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各地推选代表,省级地方组织负责人和中央各部门、委员会负责人,中央特邀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赵朴初向大会致开幕词,雷洁琼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强自身建设,担负起当前新形势下民进的新任务》的工作报告。叶圣陶主席、谢冰心副主席因健康原因,没有出席大会,他们分别为大会写了书面发言,葛志成副主席在大会上宣读了他们的发言。
会议之前,有一部分老同志已口头或书面向中央提出了辞去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的申请。代表会议充分尊重他们本人意愿,并从实际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同意叶圣陶、吴若安等27位老同志主动辞去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的申请,接受叶圣陶、吴若安辞去中央主席和副主席职务的请求。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以会议的名义给叶圣陶、吴若安等27位老同志发了致敬信。
为了使德高望重、贡献卓著的老同志继续在会内发挥积极作用,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名誉主席,并设置顾问机构——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会议选举了由38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央参议委员会。6月10日,全国代表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胜利闭幕。6月11日,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一致选举叶圣陶为民进中央名誉主席,选举雷洁琼为民进中央主席。会议增选叶至善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增选邓伟志等11人为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还一致决定,在1988年适当时候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日,中央参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推举赵朴初副主席兼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席,推举吴若安、张明养、柯灵、董纯才、潘承孝为副主席。会议还选举赵朴初等13人为民进第一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
7、民进全国代表会议的重大意义:民进全国代表会议是民进历史上一次特殊的会议,是民进“为实现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合作交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一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事业有成的优秀中青年同志进入了中央领导班子,为组织增添了新的活力,并为以后逐步实现各级领导班子的新老合作和交替建立起一支过硬的、跨世纪的领导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叶圣陶提出“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背景和含义:1987年民进全国代表会议接受了叶圣陶辞去民进中央主席的请求。会议结束前,叶圣陶同志扶病到会场与大家亲切见面,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并以“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与大家共勉,使全体代表受到极大鼓舞。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该句出自《大学》。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些缺点,才能够去劝导别人不要有这些缺点。诸是“之于”的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