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5年12月30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爱麦虞限路中国科学社(今陕西南路235号的黄浦区明复图书馆,2011年以前称卢湾区图书馆)正式宣告成立,出席成立大会签到的有26人,徐相任系由其子徐彻代签,会场设在图书馆旁边的洋楼内,马叙伦担任会议主席,他首先向大会报告了发起该组织的原因和经过,大会一致通过了马叙伦的报告并作出了四项重要决议。
2、1946年1月2日(即成立大会后的第三天),中国民主促进会召开了第二次会员大会,出席会议的有33人。大会进行了两项议程:一、选举马叙伦等11人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傅雷、许广平、张凤举三人为候补理事;二、一致通过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当时会议所发的选票上有44个会员的名字,因为会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以可以判定当时会员人数为44名。《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是民进成立后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民进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立场观点,公开宣布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出了具体的八点政治主张。
3、1946年2月3日,民进在上海召开了第三次会员大会。会议主要讨论民进的组织工作和加强宣传的问题。
4、民进于1946年3月17日召开了第四次会员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共有47人。会议着重讨论了在新形势下民进的斗争方向和斗争策略,马叙伦作了题为《民进工作纲要》的重要报告,会议通过了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市人民团体联合会的重要决议。
5、1947年2月9日,民进召开了第五次会员大会。由于环境恶劣,出席这次会议的会员仅39人,不到全体会员的五分之二。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周建人、严景耀、徐伯昕、朱绍文、李平心、柯灵、谢仁冰等出席了会议。陈巳生任大会主席。王绍鏊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会务报告。严景耀、马叙伦分别向大会作了国际和国内形势报告。大会并讨论了今后民进的行动原则和自身建设问题,大会认为,由于环境恶劣,会员大会不易召集,理事会也不能常与会员联系,故以后活动分小组进行,由各理事分头召集,每月一次。这次会议总结了过去的斗争经验,分析了形势,提出了今后的任务,同时选出了新的领导,作出了发展新会员、进一步加强会内团结和联系以加强组织发展、扩大战斗力等重要决定,这对发展以后的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1949年2月28日,民进在北平举行进入解放区后的第一次正式理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马叙伦、王绍鍪、周建人、许广平、严景耀、雷洁琼等六人。会议举行了三天。马叙伦、许广平两位常务理事首先汇报和总结了自1947年春第五次会员大会以来进行的各项活动和会务情况,接着与会者各自报告到解放区后的见闻与感受,最后研讨了今后工作。会议在讨论今后工作时认为:“新民主主义是全国人民在现阶段一致要求实行的主义,本会同仁当尽力与中共及其他党派在这主义之下,一致努力,促其迅速实现。”会议决定:为加紧会务工作,在平理事每星期开会一次。会议还推举马叙伦为民进总发言人,王绍鏊负责总务,许广平负责联络,严景耀负责宣传。以后理事会就如期每周召开会议,讨论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事项及会务工作,直至新中国正式成立。这次会议标志了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民进因环境关系而被迫处于隐蔽、分散状态的阶段业已结束,恢复了正常活动。当时徐伯昕、柯灵、李平心等理事尚在香港,没有出席这次会议。
7、1950年4月15日,民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民进一大的代表共43人,其中民进总部代表12人,上海分会代表17人,华南分会代表5人,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被邀请为大会代表者4人,北方会员代表5人。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总结民进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工作和经验,充分认识当前的形势,明确在新历史时期民进的地位、任务和作用,选举产生新的领导机构。
8、民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经过全体代表热烈而又认真的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本会应继续存在并加强工作的决议》、《关于接受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会纲领的决议》、《关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中共加强与非党群众及民主人士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巩固扩大民主统一战线的决议》、《关于拥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巩固中苏两大民族永久团结合作的决议》、《关于保卫世界和平、巩固与扩大和平斗争力量的决议》、《关于建立经常学习制度,团结本会会员加强思想教育的决议》、《关于筹备成立北京市分会的决议》等七项重要决定。
9、民进“一大”通过的会章明确规定,民进“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纲领,以团结自由职业者及工商界人士,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建设,贯彻实现共同纲领为宗旨。”
10、1956年8月11日至23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在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即将到来之际,在中共中央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以后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16名,列席56人,来自全国21个大中城市。大会主要议程是:检查和总结过去六年的工作,在深刻认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基础上,确定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修订会的章程,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民进一代大会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称中央理事会,其办公机关称总部。二代大会议后中央领导机构称中央委员会,总部改称中央机关。
11、1958年11月至12月,民进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议程是:1.总结过去工作,特别是反右斗争和一般整风的收获和经验教训;2.讨论并决定今后的方针任务和根本改造规划;3.改选中央领导机构。
12、1958年11月至12月,民进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共313人,其中正式代表235名,来自中央和 41个地方组织。大会有三项主要议程。大会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由76名中央委员、29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在五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由29人组成的第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马叙伦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车向忱、杨东莼当选为副主席,徐伯昕为秘书长。
13、1960年7月25日至9月6日,民进在北京召开五届二中全会(扩大)会议。会议采用了以“三自”、“三不”即由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的“神仙会”的方式进行,开得生动活泼,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14、1962年底,民进召开五届三中全会,作出决议号召各级组织推动会员开展“三个主义”的自我教育运动,广大成员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三个主义”是指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
15、依据:1979年10月11日至2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距民进三大21年之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伟大决策,全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进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出席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248人,列席32人,来自中央和19个地方组织。大会的主要议题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作指导,贯彻五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精神,总结民进三大以来的工作,并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确定今后的方针任务,修改会章,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团结全体会员,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由99名中央委员、19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有29人组成的中央常务委员会,选举周建人为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徐伯昕、赵朴初、吴贻芳、雷洁琼、谢冰心、吴若安为副主席,葛志成为秘书长。
16、民进四大通过了新的《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雷洁琼就章程的修改向大会作了说明。她说,原有的会章是1956年民进二大时修改通过的,已经23年了。现在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原来的章程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与时代相适应。关于会的性质,新会章规定:“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是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为主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17、1983年11月9日至2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370人,列席代表50人。大会期间,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彭真、邓颖超、万里、习仲勋、乔石、王震、宋任穷等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一起合影留念,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大会主要议程是:一、审议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确定全面开创民进工作新局面的方针和任务;二、修改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三、选举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大会开幕时,中共中央向大会发来贺词,这在民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宋任穷代表中共中央宣读了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54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周建人继续当选为主席,叶圣陶、徐伯昕、赵朴初、吴贻芳、雷洁琼、谢冰心、吴若安、陈舜礼当选为副主席,葛志成当选为秘书长。
18、1987年6月5日,民进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363名代表出席了全国代表会议,在开幕式上习仲勋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央领导机构作了局部调整。会议递补14名中央候补委员为中央委员;新增选31人为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补选22人为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名誉主席,并设置顾问机构——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会议选举了由38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央参议委员会。6月11日,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一致选举叶圣陶为民进中央名誉主席,选举雷洁琼为民进中央主席。同日,中央参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推举赵朴初副主席兼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席,推举吴若安、张明养、柯灵、董纯才、潘承孝为副主席。民进全国代表会议是民进历史上一次特殊的会议,是民进“为实现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合作交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19、1988年11月19日至28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有正式代表475名、列席代表41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芮杏文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贺词。陈舜礼致大会开幕词。雷洁琼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由173名中央委员、22名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由于叶圣陶名誉主席于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本次大会一致推举谢冰心为民进中央名誉主席。大会以直接选举方式,选举雷洁琼为民进中央主席,选举赵朴初、陈舜礼、葛志成、楚庄、叶至善、梅向明、陈难先、冯骥才、邓伟志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在八届一中全会上,雷洁琼等41人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在八届中常会第二次会议上,陈益群当选为民进中央秘书长。
20、1992年12月11日至17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七大出席代表480人,实到417人,列席代表47人,实到43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丁关根宣读了中共中央贺词,雷洁琼作工作报告,总结了三条基本经验: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民进工作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最基本、最可靠的保证。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民进工作的行动准则。第三,继续加强以领导班子建设为中心的自身建设,是民进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关键。
21、1995年12月1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朱镕基、温家宝、陈慕华、费孝通、李沛瑶、王兆国、朱光亚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雷洁琼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坚持接受党的领导,是我会最重要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会工作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的最基本最可靠的保证。民进是一个负有光荣使命的参政党。参政党与执政党之间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同西方的反对党有着根本的区别。
22、1997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民进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44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出席会议。大会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由187人组成的第十届中央委员会。12月1日,民进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领导机构。会议选举许嘉璐为主席,选举楚庄、梅向明、陈难先、冯骥才、邓伟志、张怀西、潘贵玉、蔡睿贤、王立平为副主席,推举雷洁琼、谢冰心、赵朴初为名誉主席,推举陈舜礼、柯灵、叶至善为名誉副主席,推举潘承孝、王鸿祯、方明为顾问,任命陈益群为秘书长。大会闭幕式上,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会主席许嘉璐致闭幕词,着重强调了三个问题,一是关于政治交接,二是关于民主集中制,三是关于加强学习。
23、2002年12月16日至21日,民进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许嘉璐致开幕词,他说,五年来,我会坚决贯彻“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参政议政和自身建设为重点,努力把民进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的参政党”的基本工作思路,开创了工作新局面。刘云山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许嘉璐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三条经验体会:第一,必须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我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二,必须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使全会的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的需要;第三,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出色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大会选举产生了189名同志组成的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委员平均年龄51.8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6%。
24、2007年12月1日至7日,民进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李克强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许嘉璐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我会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八条经验和体会,即:坚持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我会加强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我会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和全面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坚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是我会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精神动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是参政党承担的历史责任;坚持巩固老阵地,开拓新领域,是加强我会自身建设和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工作方针;坚持牢固树立服务社会的政治责任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重要思想基础;坚持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是搞好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基本保证。12月5日下午,大会选举出由197名委员组成的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25、严隽琪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过去五年来,全会逐步形成了“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互促进”、“会中央工作与地方组织工作相互促进”、“履行职能与自身建设相互促进”的工作思路。
26、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2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民进十一大代表和列席人员共700余人出席了开幕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严隽琪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出由205名委员组成的民进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民进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出由45人组成的民进第十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选举严隽琪为民进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主席,选举罗富和、王佐书、贺旻、刘新成、蔡达峰、朱永新、张帆、姚爱兴、卫小春、张雨东为副主席。在民进十三届一次主席会议上,推举罗富和为常务副主席,在民进十三届一次中常会上,任命高友东为秘书长。
27、民进十大以来,会中央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按照“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D项叙述不完整。
28、2017年12月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严隽琪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99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会议期间举行的民进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由44人组成的第十四届中央常务委员会,蔡达峰当选主席,刘新成、朱永新、姚爱兴、卫小春、张雨东、王刚、陶凯元、庞丽娟、黄震、高友东当选副主席。
29、民进十二大工作报告在谈到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进老一辈正确的历史选择,是民进优良传统的核心,是民进持续健康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中国民主促进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认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做共产党的诤友挚友,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形成了民进人“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坚定信念;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会当前最大的政治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我会在新时期定位的根本遵循。巩固和扩大政治共识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但其内容和任务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这是参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30、民进十二大工作报告指出,“道路认同、目标认同、价值观认同”,这是民进的政治选择,是精神动力和思想统一的标准;“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这是民进履职尽责的宗旨;“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这是民进的工作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