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经民进中央昆明直属支部推荐,民进中央直接发展云锡第一中学教师谢鸿年为会员,为个旧地区的第一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85年6月,在民进云南省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了民进云南省委直属个旧市支部筹备委员会,同时在教育界发展了第一批13名会员,在个旧市建立了第一个民进支部。从此,个旧市有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基层组织,并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发展起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民进个旧市委下设16个支部(民进个旧鄢棚小学支部、民进个旧金湖小学支部、民进个旧红旗小学支部、民进个旧绿春小学支部、民进个旧和平小学支部、民进个旧人民小学支部、民进个旧锡城镇支部、民进个旧云锡支部、民进个旧综合支部、民进个旧人民医院支部、民进个旧一中支部、民进个旧二中支部、民进个旧三中支部、民进个旧四中支部、民进个旧六中支部、民进个旧一职中支部)和2个活动小组(民进个旧十五中活动小组、民进个旧昆明活动小组),共有会员336人,其中教育界315人、医疗卫生14人、机关单位公务员5人、出版传媒1人、律师1人、会员中有州人大代表1人、州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8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01人,占会员总数的96.47%。自1985年至2024年,民进个旧市地方组织共召开过3次会员大会、6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9届委员会及其领导班子,并一直在民进个旧市委设办公室,为常设工作机构。2015年,为了让民进个旧市地方组织留下一部可资后人借鉴的信史,民进个旧市委在中国民主促进会建会70周年,民进个旧市地方组织成立30周年之际,组织编纂出版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个旧市地方组织志》。志书体例完备、文字简练、史实翔实,客观地记述了民进个旧市地方组织建立、发展的基本历程,是一部民进个旧市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按民进中央“为党助力、为国尽责、为民服务”的履职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为个旧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发展史。志书以《概述》宏观地记述了民进个旧市地方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大事记》记述了个旧民进组织30余年来所发生的大事,在其后所设立的四章中详细地记述了民进个旧市委组织机构的发展状况,开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民主监督的工作进程,并以传略、人物选介、人物名录的方式记述了一群具有代表性,在本职工作,以及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民主监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鲜活人物。最后,将在组织发展、参政议政工作中形成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优秀提案、大会发言、专题调研报告等这些饱含着个旧民进会员智慧和艰辛的重要文献保存于志书的《附录》中。全志很好地体现了“存史、资政、教化”之功能。
为确保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民进个旧市委30余年的发展历程,克服资料缺失的困难,民进个旧市委在志书编撰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时任民进个旧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机关干部和骨干会员收集30余年来的各种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归类,为志书的编纂提供了基础条件;二是邀请具有30余年修志工作经历的个旧市志办公室退休编辑李绍贤老师担任执行主编,对志书编撰进行整体把控;三是志书初稿编成后,邀请个旧民进的老领导、老会员对志稿进行了审核,使志书在史实等方面得以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以史为镜、砥砺前行。在2025年会史工作主题年工作中,民进个旧市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民进2025年会史工作主题年工作动员会议及蔡达峰主席讲话精神,全面总结40年来在个旧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一是深入学习和宣传民进光荣历史,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新要求,准确领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夯实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普及会史知识,发掘会史资料,充实工作力量,健全工作规范,丰富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重点关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参政议政积累丰富的素材,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关注民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政府改进工作,加强与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三是巩固好“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把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融于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加强会员组织生活建设,提升民进会员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