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地方组织>>大理民进网>>会员风采
     
在书香的气息中品寻人生
发布时间:2017-06-16 18:53    

对于读书这件事,大家能说出许许多多的好处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爱因斯坦说:“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以上可见,古今中外的学界泰斗、文坛巨匠、政坛英豪,对于读书是情有独钟的。作为我们现代人,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历史,景仰圣人,崇尚知识,热心读书,从中受益与感悟,把读书作为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在自觉追求,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终生习惯,并落实到自觉的读书学习实践当中。

也许,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当我读被称为“现代环保运动之母”的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时候,我知道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是因为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同时,也让我看到作品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它以事实说明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后遭到了大自然的激烈反抗与报复,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从而引起世人的关注与思考: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人们越来越多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等,直接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如果非要以人类付出高昂的代价作为“亡羊补牢”的前提,那我只能说“为时已晚矣”。同时,我也很纳闷,为什么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人类就不能主动维护“和谐”呢?难道人类自己不知道破坏自然就是伤害自己的道理吗?这些道理,已经写在《寂静的春天》里,等待的,是作为人类的读者去醒悟,去改变,去拯救。

还记得我读季羡林老先生《二月兰》的时候,那个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那种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深深触动到我的灵魂深处:二月兰,一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季羡林老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己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表明了

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的态度:“当我回首往事,浮现在眼前的并不是那些所谓最辉煌的时刻,而是那些最平凡而又最亲切的瞬间。”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面对苦难与悲伤,我们习惯于苦闷、彷徨、绝望,甚至会低下曾经高昂的头。然而,《二月兰》的故事,足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足以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季羡林老先生遭受不济命运的时候他所具备的那种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让我们体会到,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需要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个浮华烦躁的社会,我们应当静下心来,去捧起一本书,把它读完、读好。也许,通过读书,能够荡涤我们内心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气,去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去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那种置身闹市却心静如水的境界。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告诉我们:我们要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明理,读书养心,读书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想要做到满腹经纶,浑身充满智慧,如果没有积累,没有沉淀,根本达不到如此境界。所以,读《寂静的春天》也好,读《二月兰》也罢,我们在读别人的书,在研究他人的著作时,方需注意吸收与消化、沉淀与提升,将知识存进大脑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学会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否则,就会出现许多人对于读书的体会:读的书已经数不清了,但是好像没派上什么用场;听过的道理已经很多了,但就是没法过好这一生。这正应验了孔圣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或者,我们不必把读书看得那么功利,用三毛对读书的体会来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可见,书读多了,自然就养成了人文精神,丰富了精神世界。

撰稿:张惠香


 
    >> 相关文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云南省委员会制作维护
滇ICP备09009517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
邮编:650031 电话:0871-5152431

技术支持: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系统运营:云南途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