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自身建设>>学习园地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邓国谊——生而逢时,我们融入,我们见证,我们身体力行改革开放四十年
发布时间:2018-12-03 16:25    

 

古话有形容说生不逢时,但现在我却想用生而逢时来表达我们四十多年的成长岁月。我从儿童时接受教育到现在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改变来呈述我们亲身经历的四十年,这四十年翻天覆地的改变!民进中央朱永新副主席说:这四十年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在改革长河的每个拐弯处,中国作出了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恢复高考、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

 恢复高考:小学我们经历了五年制改六年制,我们是第一批六年制的学生。接着是恢复高考,然而,当年报考人数不少,据统计有570万,但录取人数为27万,录取率仅为4.7%。由于大学录取比例低,而中专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和转为城镇户口这两个条件,不少优秀的青年选择报考中专,成为国家包分配的中专生。这批中专学生包括四个领域:工商财、农林水、医卫、师范。一度出现中专比本科更"吃香"的局面。而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我成为了一名中师生,四年的师范生活,让我们练就过硬的教育基本技能,到了工作岗位上,中专生们都能在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时的中专教育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随后一年,就调整成了三年制,在往后的师范院校生的专业技能明显与实际需求有了较大的差异性。

 

开放的大学学习随着大学开始扩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象逐渐不存在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有需求、有愿望想要上大学的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基本都可以满足"上大学"这个愿望 而我们作为中专生,也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拥有了在职本科生、在职研究生的文凭了。

进入21世纪,国家针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从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到高等教育,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提及深造,大家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本科教育,更多的大学生把出国留学、考研、读博等当做了寻找一份好工作的"标配"。一方面出国学,一方面出国教。全球孔子学院的数量增长也非常快,截至2017年底,已经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据统计,到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5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只有来自东欧五国的33位来华语言生。1999年的留学生总数也只有29179人,其中大部分是短期留学生。如今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3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华学习, 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20%,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一直没有实现免费。1982年,全国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62.6%。2002年,全国仍然有8507万文盲,其中2000万是青壮年文盲。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小学升初中的比例只有60.5%,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86年通过了《义务教育法》,2006年农村实现了全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城市实现在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2016年,我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7.4%,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5%,均超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977年,全国570万考生中只有27万人幸运地进入大学,录取率为5%;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5.7%,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校园里的改变:“填鸭式”到领路人 “三大件”到多媒体从细节看改变。记忆深处还留存着手工刻写在油蜡纸上,自己用油墨印制出来的,如今电脑库里可以直接调用卷子、读书朗等电子智慧课堂里现场生成卷子不超过10分钟。做完后从手工批阅到现在高考呢答题卡向小学普及、自动识别也成为的必然的趋势。

其次从一家一家的家访到现在的家长微信群、钉钉、博客、智慧校园管理等家校沟通多元化。从手写日志到朋友圈、QQ动态;从洗照片放相册到现在的电子班级像册到美篇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其三老师们站在三尺讲台,靠一根粉笔 “走天下”。而课堂的主角依然是老师,学生接受教育还是比较被动。随后,一切都在变化。新建教学楼新的课桌椅、新的塑胶操场、新的多媒体设施出现在校园内。教师告别了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件”时代。如今的班班通、电子白板,学生在教室里就能收看电视节目、看电影、课件使用到全智能触摸。教材从小A5黑白版到彩色版;作业本从小A5到大A4到手机、平板上完成的作业盒,我们一起作业吧,作业帮等APP比比皆是。

  家庭培养需要发生了多元的变化 重视孩子的学习,老师的教学思维也在改变。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重新诠释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育人观。教学硬件的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在慢慢发生转变。“老师的教学不再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板书,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并且更加重视教师自我水平的提升,通过研读各种教学用书、教育杂志来完善自身的教育知识体系,为学生带去更好的教学体验。”教师的身份已经从早年“填鸭式”学习的监管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领路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实施,打破了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和“万人一面”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评价标准的多元性显现了出来。

其四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通了教育资源的时间、空间局限,使得资源共享更加频繁。将外的名师“请进来”,让校内优秀的老师“走出去”,不断探寻一条“名师引领”的道路。并且将送教下乡、轮岗支教等促进城乡教育融合的实践往常态化发展,引导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农村校、薄弱校交流,为每个城乡孩子创造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理念百家争鸣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此同时,官方和民间的教育改革探索也应运而生。从魏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到刘京海引导工人子弟的成功教育,从江苏洋思的课堂变革到山东杜郎口的课改实验,从邱学华的尝试教育到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从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教育到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吴鸿清教授的伏羲教育,从清华附小的“ 主题教学”到北京十一学校的“ 课程改革”,中小学老师与专家教授纷纷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其中,以行政推进为主要特征的“ 新课程改革”、以专家引领为主要特征的“ 新基础教育”和以共同体行动为主要特征的“ 新教育实验”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教师队伍建设的体系性

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启动“ 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专门成立了中学校长培训中心。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简称“ 国培计划”),计划包括“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到2014年底完成了对640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的新一轮培训。在“ 国培计划”的示范带动下,软件建设上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长期得不到高质量培训的情况得以扭转。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有了许多新的举措。如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推进交流轮岗,深化“ 县管校聘”改革, 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首次评审中小学正高级近3000人。如今的三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

 

依法办学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一套包括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到《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从根本上扭转了教育发展“ 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旧教育法统被彻底摧毁, 但在之后至改革开放前30年里,由于历史原因,新的教育法律体系并没有建立,教育发展严重缺乏法制保障,这种局面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逐渐改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更是依法治国的教育保障。当然,依法治教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仍然有许多空白,亟须完善。

 

【大事记】改革开放40年教育发展大事记

1977年:恢复高考。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并实施。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我国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称为"211"工程。

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作者:邓国谊,民进会员,昆明海源小学校长,此文是在民进云南省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相关文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云南省委员会制作维护
滇ICP备09009517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
邮编:650031 电话:0871-5152431

技术支持: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系统运营:云南途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