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民进风采>>文苑
     
“中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5-11-06 09:40    

 

方向明

 

中庸是儒家哲学思想的至高境界,是儒家思想中蕴含的辩证法。中庸也是儒家至高无上的道德。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然而,由于与斗争哲学相左,所以中庸一直受到曲解,一再受到批判,被冠之以“折衷主义”的帽子。一般人也误以为中庸就是不讲原则,“做老好先生”。于是,中庸成了一个贬义词。

 

其实,中庸的本义并非如此,中庸主张待人接物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走极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各种情感蕴含于内心没有生发时(平静而不偏颇)这种状态叫“中”;生发出来而合于节度(没有过不与不及)这种状态叫做“和”。(天与人是相通的)“中”是天地万物的本来状态;“和”则是天地万物共遵的天道。人达到“中和”的状态,天地上下便各安其位,万物也都欣欣向荣。好走极端,即违背自然界和事物发展的规律,逆天行事,总是要受到惩罚的。

 

至于不分是非,做老好人,两边讨好,八面玲珑,那不叫中庸,而叫乡原(乡愿)。孔子对之深恶痛绝。孔子曾说:“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转自《孟子·尽心下》)孔子还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猛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就是说,得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做朋友,那一定要与狂傲者和狷介者做朋友,因为狂傲者有进取之心,狷介者有所不为。孔子认为“过犹不及”,这是对中庸的高度概括。孟子也说:“仲尼不为己甚者。”孔子赞扬颜回:“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对子路的过激则有所批评。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并且,“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提出了一个区别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而且指出:小人之所以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小人反中庸,搞极端。

 

如果姑且不论唯心唯物,那么,中庸包含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相通的。当然,与老子、庄子、老黑格尔也是相通的。毛泽东在其重要(也是主要)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如果走到了极端,也就是创造了“过”这个条件,就会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欲速则不达”、“乐极生悲”等等,都是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得疯狂的张国焘,转化为右得可耻的张国焘,极左的“四人帮”,转化为党和人民的敌人……这些,也是很典型的例子。中庸,恰是避免走极端,防止这种转化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识别一些人的真伪的很好的武器。

 

走极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叫做极端主义。形形色色的极端主义,或者说是原教旨主义,往往抓住某种宗教,或是某种学说中的某一点,加以无限夸大,而不顾其他内容。例如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抓住“去恶”这一点,置教义中原本包含的仁爱、慈善、和谐等内容于不顾,结果,使他们所认为的伊斯兰教变得恐怖、可怕,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塔利班、基地组织和所谓“黎凡特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东突”、“东伊”,莫不如此。号称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波尔特和他的战友们,记住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的提法,却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忘记了共产主义应当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道德普遍高尚的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在一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物质财富极端贫乏的国家,刚一取得政权,就企图马上实现共产主义。于是,取消货币,取缔市场,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用把城市人口强制赶出城市的方式“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用消灭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方式,“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从肉体上消灭“剥削阶级”(其中很多人算不上剥削阶级)。结果,使这个仅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人口锐减,真正是祸国殃民。而他们自己的结局也十分悲惨。显然,这样的结局,与波尔布特们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这也是“过犹不及”的一个最极端也是最惨痛的例子!

 

“矫枉过正”往往走向极端,走向反面。这是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证明了的真理!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小农经济(现代则是城乡小生产)传统和帝王专制统治,加之两宋以后如《水浒传》所代表的游民文化的影响,因而具备了极端思想和民粹思想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但是,由于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主流传统文化(不包括法家的权、术、势)的制约,对其社会的危害一般情况下还不算严重,而在我们“打倒孔家店”,对儒家思想不管精华还是糟粕统统大加挞伐,特别是象文化大革命那样“批倒批臭”之后,极端思想、民粹思想和游民文化就得以大行其道,虽然他们往往以革命的名义出现。比如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造反有理”和“大民主”就是。

 

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做了比较好的概括:

 

“……中国人近年来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个人的自由度较之以前也有了大幅度的宽松,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多大的提高。因为财富分配不公,少数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致富导致的贫富悬殊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原因。而那些非法致富的暴发户们的骄奢淫逸、张牙舞爪又引起了下层百姓的仇视,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仇富心理,而富豪与权势的勾结又制造出种种的恶政和冤案,这就使老百姓在仇富心理之外又加上一种仇官心理。仇富与仇官的心理借助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既使某些人物和阶层谈网色变,恶行有所收敛,但网络自身也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

 

显然,网络是柄双刃剑,既有助于反腐,又为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提供了扩大传播的平台,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于是,在这个本已十分狂躁的年代,暴力事件频发,芝麻大点小事,也会引发暴力冲突。不信法律而迷信暴力,有了矛盾纠纷,或者自感委屈,“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也出手。动辄拳脚甚至刀棍相向,把对某些人某些事的不满,拿来向社会报复,滥杀无辜,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更有一位拉大旗作虎皮的教授,公开鼓吹“要以激化社会矛盾为策略”对抗党中央。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面对极端思想、民粹主义和游民文化等错误思潮对社会和谐构成的威胁,防止这些错误思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首先当然是要加大反腐力度,长期持久地打虎灭蝇,使反腐制度化、法治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消除分配不公,法治不彰等不合理现象,还社会以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在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的养分。而作为蕴含着辩证法的儒家哲学思想至高境界和至高无上道德的中庸,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养分中,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理所当然地应该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中。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以儒家中庸的正能量,消减、化解偏激、极端、民粹和游民文化的负能量,实在是我们当下的紧要任务。

 
    >> 相关文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云南省委员会制作维护
滇ICP备09009517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
邮编:650031 电话:0871-5152431

技术支持: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系统运营:云南途毅科技有限公司